2020年6月19日 星期五

線上課程趨勢 2.0 一個職業講師應該有的思維與危機感


2015年1月,台灣最大的線上課程平台hahow正式成立,掀起了台灣線上課程的風潮,動輒上千人的購買,讓線上課程已經成為一個再明確不過的潮流。從那天到現在,已經五年多了,線上課程已經不能說是一個潮流了,而是一個講師應該可以靈活運作的商業模式了。
 
甚至線上課程所代表的知識經濟,我們可以從五個方面觀察到:
五年後的今天線上課程也開始從一個高峰期走向了一個 需求成熟期的市場
 

一、 舊市場的收割期已過

會買線上課程的學員大部分的課程都買了;
 

二、未來是新課程開發能力的考驗

有社群基礎與優質專業的講師也都差不多把自己可以上線的專業都上線了;
 

三、講師重複開課的加成性下降

半鐵粉的追隨者也想要換換口味了;
 

四、課程差異化不鮮明的階段

既有線上課程種類已經覆蓋全面,較難有全新課程出現,相似的課程定位讓購買動力下降
 

五、平台與周邊服務的分潤

線上課程從過往對於講師來說,上一門就可以有豐富的被動收入,
到現在各方平台的分潤提升和周邊服務分潤,像是課程後製費:約15-20萬,
很多講師在不確定銷售狀況之下,
從現金支付的方式轉向了長期分潤的合作模式,
所以一門課1800元的銷售,真正進入課程講師的戶頭裡,
可能已經剩下500-600或是更少了,讓這產業開始有殺雞取卵的態勢。
 
根據這四點,我覺得未來的線上課程或是知識經濟的產業議題應該往:

一、知識網紅的培養

強化第二輪的知識意見領袖,帶出曝光與銷售動能,
可以跟著平台一起成長的第一波知識意見領袖,都已經收割了這個經濟價值,
穩定或不穩定的被動收入,都讓他們的行為趨緩了,
再開發第二代的知識網紅,帶起下一個世代的消費動力,
就像是每個世代都會有這個世代的歌手
 

二、產品研發的專業支持

幕僚團隊、知識建構團隊等相關服務應該要出現了
這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也是一個知識商品化的時代,
需要正式的團隊協助意見領袖開發新課程,
才可以讓既有意見領袖的價值再提升
 

三、數位行銷的目標新客群

知識地圖的規劃與系列性的行銷,應該已經要非常的成熟了;
所以開始走向下一階段的行銷:聚焦新客戶開發
舊客戶的消費動力疲軟,雖然我們都知道回購率很關鍵,
但是同一位講師或是一位學員的需求是有限的,五年也夠消耗了;
所以下一個階段就是新客群/新市場的拓展期
 

四、線上課程與(線下)課後社群的建立

這其實也不算新概念了,很多線下的講師早就這樣進行了,
以課程建立學員社群,以學園社群建立學期圈與話題圈,再拓展新客群。
 
但是線上課程最關鍵的就是「作業的設計」與「支持圈的建立」,
因為線上課程的優勢就是瞬間的大量購買,
但是關鍵也就是在這樣的大量購買之下,
很多課程講師是無法應對瞬間三四百份以上的線上作業,
導致於有作業的講師累死,沒作業的講師則是在課程錄完之後,
幾乎就和學員斷了關係,但是有長期學員關係才是關鍵
 
所以當消費疲軟的五個方面尚未有完整的改善時,
現在的線上課程的消費動能就趨緩了,過往動輒上千的課程銷售已經比較少見了
 
這時,才開始走向這一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的重點
當現在的知識工作者將自己的經驗轉換成線上課程的時候,
發現過往的紅利不見時(動輒上千的銷售),學員就成為了一個數字而已。
 
啊,才兩百多人買而已」(嘆氣)
不,不應該是這樣去思考的,知識型的商品,應該要有更大一點的責任
 
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有一兩百人願意跟著我一起學員
我要怎麼讓這門線上課程不是一個「一段教學錄影」
而是可以真正協助他們成長的課程
 
對!各位知識意見領袖,就算賣得再不好,
我們最少都扛起了一兩百人的需要,
我們應該要更用心的規畫我們的線上作業
為各地區學員進行線下學習圈的建立,
讓一門課,不只是一門課,而是可以扛起學員學習責任的一講教學。
 
知識意見領袖,在未來線上又會混搭起線下,
課程設計與學習社群的經營會越來越關鍵,你們準備好了嗎?

2020年6月18日 星期四

職業講師,社群行銷常犯的關鍵錯誤


職業講師,社群行銷常犯的關鍵錯誤
 
也許,一些個人品牌經營者也可以思考這方面的建議
這錯誤我也常犯,這篇文章只是讓大家可以互相提醒而已

 
社群行銷已經是一個知識經濟下最關鍵不過的方式之一
所以很多的知識工作者都會經由社群這個通路推廣自己
 
 
在這陣子,我看到了很多很努力的知識工作者
在推廣自己的路上所犯的錯
 
 

最單純的錯誤:社群的基礎是友情的交流,不是公佈欄


 
行銷最基本的4P:客戶、產品、地點(通路)、定價
我發現很多的知識工作者往往
「很努力地」將他的課程訊息
往他「所知道或是有參與的」的通路中撒下去
不管這個通路 是否存在著他的課程可以提供價值的客戶
不管這個通路 是否有認識他的朋友或是學員
 
 
其實說真的,沒有信任為基礎,這樣的宣傳有用嗎?
其實說真的,沒有交流為基礎,這樣的宣傳有用嗎?
 
 
在把你的課程資訊放在某些群組時,
可不可以先問問自己,
對於這個社群的熟悉度與貢獻度?
 
 
社群是一個通路,
但是轉換的基礎從來都沒變過是交流而來的信任

 
身為知識工作者,
你有沒有好好的經營一個你所熟悉的社群呢?
跟裡面的朋友聊天、偶而LDS、偶而分享自己的心得
偶而,懂得回應別人的分享
因為你把別人當空氣,那你期許別人會怎麼回應你呢?
偶而參與他們的聚會或是關心一下彼此的近況
 
 
先讓大家認識你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先好好的做人,培養互信的基礎
再去銷售自己專業好嗎?
 
你知道嗎?
當你在一些你不熟悉的社群中
不斷地分享自己的課程時
你其實在糟蹋你自己的時間與品牌
 
 

其實我們可以用心的撰寫自己產品與服務的圖文案


 
當我們還沒有口碑時,
那就剩下我們對每個通路的尊重與用心
 
但是現實中我們反而常常看到這樣的文章
 
「我這邊有一門超級棒好的好課程
 是某某某講師的關門課
 機會難得,預報從速」

然後留下了課程的報名連結
我們有換位思考過這社群中其他成員的感受嗎?
 
不要說你從社群中沒有得到什麼行銷的好處
那是因為你也不在乎這個社群
 
 

那一個好的課程文案應該要怎麼寫?


 
你需要在文案中帶有貢獻,讓讀者有所收穫與學習
我對於自己課程文案的分享總是極度的隨興
但是真正要寫文案時,
我覺得起碼我們可以做到最基本的標準
#進階是階段性行銷
 
 
「讓人可以畫重點的課程文案」

 
你的課程文案可以讓大家閱讀之後有所收穫嗎?
否則為何大家要幫你分享呢?
 
這邊跟大家分享三個最基本
可以讓人畫重點的文案撰寫方向
 
 

一、說明這課程的在解決的真實情境


你可以具體的描述兩三個學員
在真實世界中所遭遇的困擾
#對於資深的講師來說 這些情境就是寶藏
因為 #學員的職場困境就是我們這些知識工作者的市場
所以再搭配你對於這問題的解決方向
他就會開始用有被分享的基本價值
 
所以把問題的痛與解決方案說明清楚了嗎?
 
 

二、分享自己對專業探尋的過程:再定義


其實所有的知識工作者
都在反反覆覆的建立與推翻自己的認知
而這樣的反思與再定義,其實是非常有價值的
這就是「再定義」
他會用他自己的經驗去詮釋出不同以往的解決方案
這樣的過程是有價的,
這樣的分享是可以提升大家的基礎認識
 
 

三、個案分析與心得分享


其實你也可以好好的分析一個過往個案,
可以從下面四個架構開始


  1. 學員所遇到的瓶頸,說明困難之處
  2. 你如何定義問題,重新定義價值
  3. 如何協助學員的改善,具體的溝通與步驟
  4. 最後自己教學之後的領悟,自己的提升與分享

 
這些過程也都會成為這些閱讀者的養份
 
 
麻煩嗎?需要大量的心思與投入嗎?
Yes

但是也只有這樣我們才是一個專業的知識工作者
而不是一個單純的課程銷售員

因為社群經營就是你留在社群上的足跡是精緻的
因為 社群經營就是要經營鐵粉而不是不相關的過客
 
求快、求量都是與社群背道而馳
求用心、求精準才是真正的社群經營
 
社群從來都不是求量
社群經營的基礎也不過就是
換位思考、先貢獻再論收穫

社群經營不過就是我們自己做人的經營好的做人處事,擁有好社群,不是嗎?

 
讓我們靜下心來,從求快、求曝光的焦慮中跳出
協助自己打造精品、專業與有人味的自己
社群經營是從正向循環中優化而來的


2020年4月24日 星期五

《陪伴式》講師訓-學員心得-庭瑋老師


【你要演別人,還是做自己?】

從2/9開始參與了治華老師的陪伴式講師訓,⁣
至今總共參與了10Hr的專業課程,2Hr的個別諮詢,⁣
和4Hr的講師小聚,剩餘課程在後續日子還在進行中,⁣
讓我非常驚喜!因為收穫遠比我當初預想的多更多。⁣

在報名之初,這個課程最吸引我的地方,⁣
就是一對一諮詢的部分。⁣

當時的我,對自己的專業很有信心,⁣
但在專業領域所學的層面雖然深入,卻很多元,⁣
使得我不知道怎麼用更清晰的定位去行銷自己,⁣
對商業模式也不太了解,計算成本對我來說是費力的。⁣

然而經營公司就是什麼都要自己來,⁣
就連報稅都是自己去國稅局學,沒有特別請會計,⁣
許多時間花在諮詢與授課,身心靈平台經營,⁣
還有業務與行政,研發與設計,⁣
斷捨離對我來說並不容易,⁣
所以一直在找一個方向,希望能更精準的運用時間。⁣

因此,資深又超專業的治華老師,⁣
就是我很佩服的講師!⁣
他也是自己經營公司,做得有聲有色,⁣
待過許多大公司,也是許多大公司聘請的顧問。⁣

原本我以為我的需求只有個人諮詢,⁣
因為講師訓練課,從2014年起,⁣
已經上過很多不同類型知名講師的課程了,⁣
但治華老師說,課程還是可以來聽聽看,⁣
也許會有新的啟發,我說好,就去參加了第一次課程。⁣

沒想到,參與的第一場,就令我興奮又驚喜!⁣
治華老師有許多獨特的觀點,是我過去不曾聽過的,⁣
這種感覺就像腦內的點子被一個一個點燃,⁣
「原來教學還可以用這麼酷的方式!」⁣
不斷地在心裡讚嘆老師的各種想法與創意。⁣

治華老師有一個很獨特的風格,⁣
他擅於用引導的方式啟發學員,⁣
但這個啟發跟一般我們認知的引導不太一樣,⁣
許多時候,他會請學員分享自己的觀點或現況,⁣
接著從這個觀點現況,再延伸出新的學習。⁣

你可能會想,別人的觀點與學習,應該跟我無關吧?⁣
No~在每一次夥伴分享,與老師引導的過程,⁣
竟然也會找到許多自己可以使用的點子或想法。⁣

那種感覺就像爆米花一樣,⁣
從一個想法延伸到另一個想法,⁣
再從另一個想法延伸到更多想法,⁣
這樣的過程充滿驚喜!也讓人覺得....⁣
天啊!治華老師是怎麼想到這些,⁣
又怎麼整合這麼多豐富的知識的?⁣

就連自我介紹都可以帶到課程內容,⁣
並讓學生感覺像學到新知般,寫下許多筆記,⁣
這是我覺得最經典的一塊!⁣

還有每次即時的板書,運課方法,⁣
很新穎的簡報技巧,都讓我讚嘆不已,⁣
當我與周圍的朋友們分享時,⁣
只是聽我說,就感到很受用,⁣
運用在課程中,成效也很好。⁣

治華老師是一個很真實的老師,⁣
我也是一個很真的人,⁣
所以特別喜歡與真實的人相處。⁣

他講了一句金句:⁣
「講師一輩子上台約8000次,⁣
演別人很累,做自己就好。」⁣

他的聲音屬於平穩的智者原型,⁣
他認為不需要讓自己的聲音,⁣
變成高亢抑揚頓挫,才是好講師,⁣
講師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風格。⁣

在他的課程裡,⁣
擁有清晰的邏輯架構,⁣
我學習到如何行銷與經營自己,⁣
如何讓簡報更吸睛,⁣
如何運課與分配課程時間,⁣
如何規劃讀書會與公開班,⁣
如何計算成本與規劃目標。⁣

在他的個人諮詢裡,⁣
透過聆聽我的現況,⁣
他也給予我許多中肯的建議,⁣
讓我可以透過一些實作後,⁣
再去做後續的諮詢。⁣

在他的講師小聚單元課,⁣
我上過系統化表格和如何舉辦讀書會,⁣
也參與了一人公司的讀書會,⁣
都覺得收穫滿滿。⁣

我很喜歡治華老師的課,⁣
每次都帶給我許多不同的新觀點與啟發。⁣

如果你對自己的定位還有迷惘,⁣
或是不知道怎麼行銷,⁣
或不太懂商業模式與公司經營,⁣
或是希望更精進教學技巧,⁣
我想治華老師的課,⁣
是很棒的選擇!!⁣

課程連結:https://bit.ly/2Vryvna⁣

分享給我的朋友們 :)⁣
希望大家都能走在自己夢想的路上。
原文網址

2020年4月5日 星期日

我認為最好的企業內訓的形式


就在昨天的晚上十點多,我還在一家知名2B的數位行銷公司中進行公司每年一度的簡報競賽大賽,那一天我從下午一點半現場點評了18位年輕朋友的行銷企畫簡報,一直馬拉松的點評到了晚上十點也就是一場八個半小時的點評,累,真的累,但是我連續服務了四年。
 
因為我覺得與其教育學員(過去的專業與教學手法),真正好的是企業內訓,其實不是教,真正好的是企業內訓,是直接給學員屬於自己的舞台、戰場,讓他們最原本的樣子與聲音被看到。
 
舞台架好了,你就塑造了選手,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不是員工,員工不為誰而戰,選手會為他自己的舞台而奮戰。
 
每年這家公司的總經理與各高階主管都會加入最後的點評,全公司三十多人在那一天幾乎都放下了自己的工作,全心的、從上而下的重視,你在戰場中就會找到英雄,江山一代,人才輩出,那些有能力突破年資的樸石都會在戰場中顯示他們的能力。
 

四年,我們在簡報競賽中看到什麼?

有些一些朋友我從他們還是員工,看到他變成資深、到現在變成了公司的中流砥柱、高階主管,而在這次的競賽中我更發現了一件事情,這一家公司的每一個員工的基本簡報設計能力都已經是目前業界簡報設計公開班的水準了,注意,是每一個。
 
原來這四年的累積,讓每一個員工(即便是還沒過試用期的員工).都可以做出目前業界簡報設計公開班之後的水準了,因為他們看到的每一個前輩做出來的簡報都是中高的業界標準,因為他們第一次進職場就是生活在這樣的水準的環境中,所以沒有人,沒有人的簡報設計是不 OK 的
一家公司最低水平的表現就是這是家公司品質最具體的呈現

這是品質文化。

從上到下的建立共識,從點評讓彼此學習表達

這樣的競賽每年都是發生在他們公司最忙的月份,所以真的是很感謝這公司老闆對於這傳統的支持(對!老闆自己說這就是傳統)。假如煤炭就終究需要高壓才能成為鑽石,那這場競賽就是那一個高壓。
 
其實不只選手累,評審更累
因為每一個選手除了上台以外,更會收到一份設計過的簡報點評表,在一天中,也試著點平其他17選手的簡報,選手只要上台一次,但是評審卻要給出十多份的點評意見,這是一場踏實付出、深入了解客戶與創意才華的戰場,我們除了點評創意,更會去思考學員對於客戶的了解是不是已經做到了深刻的研究?明明是意氣風發的客戶卻給他防守策略?明明是危機四伏的客戶卻給他盲目往前的策略?
 
連評審都會先去研究這些客戶的背景。
 
所以過程中,你不乏看到那些會讓你心生讚嘆的洞察,你也會看到那些因為一兩句話讓一場提案之敗的細節,因為這裡就是戰場。而評審就會歷經十多次的點評分享,讓老闆知道這主管的洞見、細緻與引導能力,主管之間也會看到彼此的表達風格是否有可學習之處?報告累,點評得更累。
 

競賽之後,才是價值的開始

內部標準化、外部特色化,讓內部的標準走成外部的競爭力

「剛剛A員工使用我們內部數據系統分析客戶的方式,日後要成為標準流程!」「剛剛V員工利用客戶的話推進自己的提案,這是大家要學習的地方!」「今天這些報告,我幫大家整理出了十四條關鍵原則,日後會做一個份check list 讓大家檢視自己的提案」
 
比賽要有延續性的價值,他不可以是一瞬間的燦爛,所以每次比賽完我們都會有上述的內部調整計畫與建議,我們甚至確定了哪一個朋友會是大家可以找他討論的創意王、或是簡報設計的高手或是段子手、文案王,更建立了日後非主管中每個員工的個人風格特色與價值。
 
豐盛、再具體不過的成長與典範的建立
 

假如2020年你們的事業會高飛,那事業的突破點會是什麼?

我建議那應該會是員工執行能力、創意與對客戶了解程度的提升,還有主管溝通與引導能力的提升,不是嗎?而這些都會發生在一場企業內部的競賽傳承中。

線上課程趨勢 2.0 一個職業講師應該有的思維與危機感

2015年1月,台灣最大的線上課程平台hahow正式成立,掀起了台灣線上課程的風潮,動輒上千人的購買,讓線上課程已經成為一個再明確不過的潮流。從那天到現在, 已經五年多了,線上課程已經不能說是一個潮流了 ,而是一個講師應該可以靈活運作的商業模式了。   甚至線上課...